棲霞區居住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按照一小區一方案有序推進,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在問題中尋求突破,小區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放于露天臨時堆放點,影響小區環境整潔,是不少小區的痛點。為解決小區建筑垃圾亂堆放、大件垃圾無處去的難題,棲霞區石埠灣花園小區率先探索,在小區分別建設了兩處臨時堆放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的“環保屋”。
石埠灣花園小區位于棲霞區棲霞街道,是石埠橋片區民生保障性住房,分為秋山苑和云霞居兩部分,現共有常住居民1300余戶。在小區交付初期,居民集中裝修,建筑和大件垃圾隨意堆放在小區內,造成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為此,街道城管科及社區多次召開民主協商會,征求居民關于臨時堆放點的建設和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建設環保屋實施方案的意見和建議,并將改造方案在小區公示欄、樓棟單元門口張貼公示。通過挨家挨戶宣傳,讓居民參與和監督了垃圾分類環保屋、建筑垃圾、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和兩網融合資源回收驛站選址、建設和運行全過程。2020年底,棲霞區全面推進分類設施建設進度,棲霞街道投入建設了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和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
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開放時間為每日10:00至11:00和16:00至17:00。居民裝修時產生建筑垃圾,可根據公示欄張貼的聯系方式提前聯系工作人員,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將打包好的建筑垃圾自行投放至臨時堆放點內,堆積一定數量后,物業公司會聯系有資質的垃圾清運企業將建筑垃圾清運到指定的消納場。小區目前還有較多的居民正在裝修,物業根據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堆積量靈活調整清運頻次。
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開放時間為每日8:00至11:00和14:30至17:00。居民可根據實際尺寸,體積小、方便搬運的可直接聯系工作人員后自行清運至臨時堆放點;體積較大、不方便搬運的,可聯系社區或物業安排人員協助清運至臨時堆放點。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每月由物業安排車輛統一清運至街道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分揀站做進一步處置,物業也會根據回收數量臨時增減清運頻次。
除了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和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石埠灣花園小區還投用了4座配備智能設備的垃圾分類環保屋和2處兩網融合資源回收驛站,小區每月開展垃圾分類廣場宣傳、積分兌換活動,每周有可回收物交投點等小活動。
石埠灣小區大件垃圾、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有效解決了亂堆放,抑制了揚塵、提升了小區環境、增強居民群眾幸福感。接下來,棲霞區將以石埠灣小區作為示范典型案例,廣泛發動群眾、企事業單位等參與垃圾分類活動,持續做好垃圾分類常態化管理,確保垃圾分類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