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縮寫AED,俗稱“救命神器”。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安裝AED,并對市民進行AED使用技能培訓,這是紅十字會的一項重點工作,被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市民能迅速找到AED,提高現場救治效率,首先要確保AED位置準確、AED設備正常,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棲霞區現有AED機165臺,分布面廣,測定位工作量大。2021年3月,張艷婷作為一位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紅十字志愿者,她接受了全區AED機巡查管護和測定位志愿服務工作。工作中,她不計得失,堅守初心,用真心真情為棲霞紅十字事業發展奉獻一份光和熱。
據了解,張艷婷原本是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人多時不敢說話,方向感較差。接受這個工作后,她鼓足勇氣,沉下心來,學習總結,與各AED機位置場所中不同的人溝通交流,相互配合。她按照區域劃分為七個片區來跑點,并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進行標注,這樣下來每個片區平均有20多臺AED機,整張AED機點位表格看起來一目了然。張艷婷說,劃好片區以后,跑點就會比較快速,而且不容易遺漏站點。
張艷婷是個做事有計劃、認真細致的人。每一次AED測定位之前,她都會提前聯系站點負責人,約好時間進行跑點。一般早上七點出門,騎電動車或坐公交車到達AED機點位,檢測校對,上報數據,做好巡查記錄。發現問題情況,她與相關單位聯系,及時處理。今年5月17日,張艷婷在棲霞街道五福家園社區巡查時發現,AED機器救人使用過后電極片等元器件外露。由于電極片這類元器件屬于易耗品,一經使用必須更換新件,她立即上報區紅十字會,同時,與社區、AED生產廠家溝通,很快廠家就派人更換了新的電極片等元器件,為下一次使用做好準備。
一年多的志愿服務工作經歷,張艷婷感慨良多。公共場所設置的AED機定期監控跟蹤工作很辛苦,有時要面對高溫酷暑和凜冽寒冬的惡劣天氣,但她想到有人遇到突發事件,AED機第一時間能“拿得出、用得上、不誤事”地去挽救生命,她感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并特別感謝各站點負責人和居民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巡查中,他們有的為我提供電動車,有的幫我及時充電,有的開車送我到站點……所有熱心人士對我的鼓勵和幫助,讓我內心感到非常溫暖?!?/p>
張艷婷是個與紅十字結下深厚情緣的人。她是志友,是紅十字志愿者,還是一名救護培訓導師。工作之余,她還深入八卦洲中橋村、七里村、下壩村和外沙村等地進行居家安全和意外傷害的應急救護培訓。